中國古代也有“婦女節(jié)”嗎
在中國古代也有以女性為主題的節(jié)日,如正月初七的“人日”、正月十五的“上元節(jié)”、三月初三的“上巳節(jié)”、七月初七“七夕節(jié)”等。古代女性過節(jié)的習俗也有很多:人日“戴花勝”,上元“走百病”祈子,上巳“洗濯祓除”和郊游,七夕“乞巧”比才藝……
正月初七人日“戴花勝”
《荊楚歲時記》:剪綵或鏤金薄為人“以貼屏風,亦戴之頭鬢”
古代女性每年的第一個節(jié)日,當是正月初七的“人日”。南朝梁宗懔《荊楚歲時記》引晉董勛《問禮俗》稱:“正月一日為雞,二日為狗,三日為豬,四日為羊,五日為牛,六日為馬,七日為人。正旦畫雞于門,七日貼人于帳?!惫湃擞小俺缙摺眱A向,東漢班固《漢書·律歷志》稱:“七者,天地四時,人之始也?!?/p>
“七日”源流說法不一,但主角都是中國傳說中的創(chuàng)世紀女神女媧。東漢應劭《風俗通義》稱:“天地開辟,未有人民,女媧摶黃土作人,劇務力不暇供,乃引繩于絙泥中,舉以為人?!睎|漢許慎《說文解字》將“媧”字釋為神圣女:“古之神圣女,化育萬物者也。”
女媧“摶黃土作人”的傳說在漢魏時被進一步發(fā)揮:初一開始造雞,到初七造成了人,于是有了“人日”。這一發(fā)揮的背后其實是神化人類母親,從這點來說,人日也可以看成是中國最原始的“母親節(jié)”。
古代女性怎么過人日?據(jù)《荊楚歲時記》:“以七種菜為羹;剪綵為人,或鏤金薄為人,以貼屏風,亦戴之頭鬢;又造華勝以相遺。”這是魏晉南北朝時的風俗,“華勝”系用絹制成的頭飾。這種風俗與立春戴“春勝”關(guān)系密切,立春在正月初七前后,有時就在人日。華勝與春勝的區(qū)別在于華勝是人形,故又稱“人勝”,而春勝多是花蝶鳥獸形狀。魏晉以后,逢人日戴華勝就成了古代女性頭上的一景。唐徐延壽《人日剪彩》詩稱:“閨婦持刀坐,自憐裁剪新。葉催情綴色,花寄手成春……”這一風俗到明清時都存在,明江南才女沈宛君《人日》詩寫道:“剪彩腸逾結(jié),傷心景自流。春風才七日,泉路自千秋?!?/p>
正月十五元宵“走百病”
《清嘉錄》:“元夕,婦女相率宵行,以卻疾病”
正月十五的元宵節(jié)是又一個“婦女節(jié)”。正月十五又稱上元節(jié),其來歷同樣說法不一,但離不開月亮崇拜風俗。古稱月亮為“太陰”,與“太陽”相對,以人格化而論,太陽神是男性,而月亮神則為女性。
凡女性節(jié)日均與生育有關(guān),元宵節(jié)表現(xiàn)更明顯。正月十五以“燃燈”和“觀燈”為節(jié)日內(nèi)容,故又有“燈節(jié)”的叫法。“燈”通“丁”,即人口,故過去民間有正月十五“祈子”的風俗。清屈大均《廣東新語·事語》“拾燈”條:“廣州燈夕,士女多向東行祈子,以百寶燈供神。夜則祈燈取采頭,凡三籌皆勝者為神許,許則持燈而返,逾歲酬燈。”而在北方,如北京一帶正月十五“祈子”的風俗則表現(xiàn)為“摸門釘”。明沈榜《宛署雜記·土俗》記載:“或云終歲今無百病,暗中舉手摸城門釘一,摸中者,以為吉兆?!?/p>
要實現(xiàn)祈子愿望,沒病沒災、健健康康才是根本,于是便出現(xiàn)了“走百病”這種以祛病禳災為特征的“健身活動”。明劉侗、于奕正《帝京景物略》稱:正月十六夜,“婦女著白綾衫,隊而宵行,謂無腰腿諸疾,曰走橋。”
走百病又叫“散百病”,方式就是多走路,北京人稱為“宵行”、“走橋”,天津人叫“踏百病”,而南方人稱為“走三橋”。清顧祿《清嘉錄·正月》“走三橋”條稱:“元夕,婦女相率宵行,以卻疾病,必歷三橋而止,謂之‘走三橋’?!泵麝懮臁蹲呷龢蛟~》所寫的就是此風俗:“細娘分付后庭雞,不到天明莫浪啼。走遍三橋燈已落,卻嫌羅襪污春泥。”
上巳日“三八節(jié)”“祓禊”和郊游
《墻頭馬上》:“今乃三月初八日,上巳令節(jié),洛陽王孫士女傾城玩賞”
三月上巳節(jié)是古代惟一一個可以稱“三八節(jié)”的女性節(jié)日。古人用天干地支紀日,每月第一個巳日就是“上巳日”,因為上巳日不固定,上巳節(jié)在哪一天也不固定。上巳日可以在三月初三,也可能是其他日子,如果剛好趕上三月初八即為“三八節(jié)”。中國古代著名愛情戲劇、元白樸《墻頭馬上》中的女主角李千金,與男友裴少俊便是在唐高宗時一年的上巳節(jié)邂逅而定情的,故《墻頭馬上》中有唐朝三月初八過上巳節(jié)一說。劇中第一折中唱道:“今乃三月初八日,上巳令節(jié),洛陽王孫士女傾城玩賞?!?/p>
將上巳節(jié)固定在三月初三是從魏晉時開始的,這也是“三月三”的由來,但上巳日并沒有消失,仍有在上巳日過上巳節(jié)的現(xiàn)象。上巳節(jié)本以祓楔為主題,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,其女性節(jié)日屬性源于先民春天在郊外設社壇祭祀主管土地和農(nóng)作物收成的社神(大地母神)和設禖宮祭祀象征人類生育和愛情的高(皋)禖神(始祖母)。《夏小正》稱這類活動的參與者“多女士”。又據(jù)《呂氏春秋·仲春紀》,祭禮皋禖神時,“天子親往,后妃率九嬪御”。女性熱衷于這類活動實際上是一種生殖崇拜風俗,旨在表達祈年祈子的愿望。
先秦時,上巳節(jié)已是懷春女孩尋覓真愛的日子,亦可被視為古代“情人節(jié)”?!吨芏Y·地官》“禖氏”條稱:“中春之月,令會男女,于是時也,奔者不禁”,沒有嫁妝、不合禮儀的男女也允許結(jié)合相約。每到這一天,女性會花枝招展“游春去”,《詩經(jīng)·鄭風》中的《溱洧》一詩寫的就是春秋時鄭國上巳節(jié)的情形:男女傾城而出,約會溱洧水濱,手執(zhí)蘭草洗濯身體,祓除不祥,“獻玫瑰”定情:“維士與女,伊其相謔,贈之以勺(芍)藥?!?/p>
到漢魏時,上巳節(jié)完全成熟,有祓禊、禊飲、游樂三大內(nèi)容。《后漢書·禮儀志上》“祓禊”條稱:“是月上巳,官民皆潔于東流水上,曰洗濯祓除、去宿垢疢(chèn)為大潔。”唐朝時,“效游”更成為上巳節(jié)的主要活動,杜甫《麗人行》詩的開頭即稱:“三月三日天氣新,長安水邊多麗人。”現(xiàn)代人熱衷的春游活動,濫觴即在此。
“七夕節(jié)”牛郎織女“鵲橋會”
《廣東新語》:“七月初七夕為七娘會,乞巧”
在中國古代所有的女性節(jié)日中,“七夕”是最為浪漫的情侶“約會日”,古人稱為“鵲橋會”。
“鵲橋會”因牛郎織女的神話而起。唐韓鄂《歲華紀麗》“七夕”條引東漢應劭《風俗通義》稱:“織女七夕當渡河,使鵲為橋?!睋?jù)南朝梁任窻《述異記》,住在河東的織女是天帝的女兒,“嫁與河西牽牛為妻。自此即廢織紝之功,貪歡不歸。帝怒,責歸河東,一年一度相會。”牽牛和織女原本都是天上的古星宿名,古人將其擬人化,弄出了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,有了一個女性節(jié)日。
七月七的“乞巧”風俗是古代女性節(jié)日中最具現(xiàn)代“技能”特征的比才藝活動。女性希望自己如織女一樣心靈手巧,于是“穿針乞巧”以媚神。乞巧風俗魏晉時已出現(xiàn),晉葛洪《西京雜記》記載:“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。人俱習之?!蹦媳背瘯r已成風氣,《荊楚歲時記》稱:“是夕,人家婦女結(jié)綵縷,穿七孔鍼。或以金銀鍮石為鍼,陳瓜果于庭中以乞巧?!?/p>
明清時七夕流行“浮巧針”,又稱“丟巧針”。清富察敦崇《燕京歲時記》“丟針”條:“京師閨閣,于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,各投小針,浮之水面,徐視水底日影,或散如花,動如云,細如線,粗如椎,因以卜女之巧拙。俗謂之‘丟針兒’。”在廣州,還有閨蜜相約的“七娘會”?!稄V東新語·事語》“廣州時事”條稱:“七月初七夕為七娘會,乞巧,沐浴天孫圣水……”民國汪玉泉《羊城竹枝詞》唱道:“青溪小妹藍橋姊,有約今宵乞巧來”。
此外,古代女性節(jié)日還有如八月八“八安娘娘日”、九月九“斗母日”等,每個節(jié)日也都有相應的節(jié)日風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