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夜之間,“打工人”火了
【一周趣讀】
>>一夜之間,“打工人”火了
最近,“打工人”這個詞火了,不僅有各種段子和表情包在網(wǎng)上流傳,就連朋友之間聊天,可能都會先問候一句“你好,打工人!”
在這里,“打工人”是對所有從事體力勞動或者技術(shù)勞動的人的統(tǒng)稱,無論是在工地搬磚的工人,還是坐在辦公室“996”的白領(lǐng),都可以自稱“打工人”。
“打工人”有著一系列顯著的特征,比如對現(xiàn)實都有著清醒的認(rèn)知,就連為什么打工,他們都有充足的理由。比如這則《打工宣言》所言——生活里80%的痛苦來源于打工,但是我知道,如果不打工,就會有100%的痛苦來源于沒錢,所以在打工和沒錢之間,我選擇打工。
以前我們對職業(yè)人士有很多稱呼,有按照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分類的,比如白領(lǐng)、藍(lán)領(lǐng)。后來又延伸出一個廣泛的稱呼——上班族。近幾十年來流行的,還有打工仔(妹)、社畜。打工仔和社畜都有一定的貶義,“打工人”就不同了,它在平凡中透露著追求,在屈辱中透露著堅強(qiáng),雖然人在打工,但卻不卑不亢。
“打工人”更像是一個中性詞匯,它讓所有勞動者達(dá)到了前所未有的團(tuán)結(jié)以及共鳴,在這里,所有“打工人”都有著自己的尊嚴(yán)。就如同一個打工人群組的簡介一樣:不管你高興還是悲傷,都無法抹去你打工人的標(biāo)簽,打工人也有情緒,打工人也有權(quán)利說“不”。
“打工人”流行背后,是年輕人對于生活重?fù)?dān)的調(diào)侃,是對于高壓環(huán)境的不滿,也是對于平凡人生的不甘,是屬于成年人的一種黑色幽默。與其被動接受,不如主動出擊。相比于佛系、喪,它帶有更積極的樂觀主義色彩。
打工人,你今天努力了嗎?⑥(澎湃新聞)
〓導(dǎo)讀〓
●“招才引智”首日:10個人才項目落地 超2.5萬人才赴約
●國考報名昨日截止 河南報名人數(shù)比去年增加近兩成
●新疆喀什報告1例無癥狀感染者 系17歲女性
●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達(dá)4205萬例 死亡逾114萬例
●深度閱讀:老人沉迷“假靳東”,該嘲諷嗎?
●冷眼旁觀:如此“討喜”,喜從何來
●浮世雜談:還10歲男孩一個清白,重要嗎?
●影視風(fēng)云:現(xiàn)實主義題材 男性角色為何成為“工具人”
●行為手冊:保持距離
●水果很甜是因為注射了甜蜜素 不存在!
★閱讀更多周刊精彩文章,歡迎訂閱《河南手機(jī)報》:
移動用戶發(fā)送短信HNZB到10658000開通,
聯(lián)通用戶發(fā)送短信6到10655885開通,
電信用戶發(fā)送短信6到106592066開通,資費3元/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