漯河:丁灣這美食,已有數(shù)百年歷史!

河南手機報 12-23 08:57 責編:崔新建 我要分享

  豆腐是中國傳統(tǒng)美食,相傳由漢高祖劉邦之孫淮南王劉安發(fā)明,已有2000多年歷史。誕生至今,豆腐以其豐富的營養(yǎng)和獨特的口感成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物。

漯河市有個村莊以悠久的豆腐制作聞名,它就是源匯區(qū)丁灣村。丁灣豆腐早已成為丁灣村的一張名片。

歷史:丁灣豆腐已有數(shù)百年歷史

67歲的丁富友是土生土長的丁灣人,對丁灣豆腐十分了解,還曾參與丁灣豆腐歷史和發(fā)展狀況的資料收集整理?!靶r候村里做豆腐的多,我經(jīng)常在豆腐坊玩,對做豆腐也十分了解。”丁富友說,丁灣村人做豆腐已有幾百年歷史。

丁灣村臨水、地勢低洼,新中國成立前常遇水災,莊稼經(jīng)常顆粒無收。俗語稱,沙河漲,澧河讓,夾河灣里面喝白湯。所以丁灣村人多以磨豆腐為生,清朝時期就有50多戶。

“丁灣豆腐質(zhì)細而軟,容易消化吸收,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和豐富的優(yōu)質(zhì)蛋白。”丁富友表示,丁灣豆腐享有盛名,首先是得益于澧河水,此水是天然的軟水,純凈度高,具有甘甜之味,微量元素豐富。丁灣村傳統(tǒng)澧河水石膏豆腐,外觀細膩嫩白,吃起來爽口,味道醇香。其次是精細加工,選用優(yōu)質(zhì)黃豆做原料,用澧河水浸泡,再進行兩三次淘洗,接著研磨成漿。豆?jié){經(jīng)過濾去除豆渣后再熬漿,將豆?jié){汁在鍋中熬制,火不能太猛,以免燒糊,燒開后要反復揚沫熬制,這樣豆腐才能勁道爽口。再一個就是石膏點漿。點漿是一道技術(shù)性很強的關鍵工序,處理不好的話,一是豆腐精華流失,二是豆腐口感欠佳。點漿使用生石膏,細磨過籮,用水調(diào)糊,邊攪邊倒入豆?jié){鍋中,然后推拉攪拌,使其充分溶解于豆?jié){中。看到溶液有指頭肚大小的塊狀顆粒時停止攪拌,蓋好鍋蓋,半個小時后即可倒入豆腐圈中進行壓制,做成豆腐成品。

  謀生:家庭作坊磨出踏實生活

豆腐讓丁灣村名聲大噪,賣豆腐自然成為村民的謀生手段。村里如今以賣豆腐為營生的村民有近30戶,趙紅衛(wèi)、趙樹貞夫妻就是其中之一。

走進夫妻倆的作坊,濃郁的豆香撲鼻而來。每天凌晨5點,兩人就要起床做豆腐。經(jīng)過研磨、煮沸、點鹵、定型等工序,15公斤大豆在數(shù)小時后變成了近40公斤豆腐。

夫妻倆做豆腐的方法較為傳統(tǒng),墻角一口用了20余年的大鐵鍋就是最好的見證?!俺四ザ棺佑脵C器,其他都是手工?!壁w紅衛(wèi)說,“這樣做出來的豆腐香,但效率不高,每天只能做一鍋?!?/p>

做好豆腐已是中午,趙樹貞炒了兩道以豆腐為“主角”的菜犒勞自己和丈夫。短暫休整后,夫妻倆就要外出賣豆腐。除了賣做菜用的豆腐,兩人還賣熱豆腐。鮮嫩且富有彈性的豆腐配上芝麻、辣椒、香椿等5種醬料,簡單的食材只要有獨特的風味,也能沖擊食客的味蕾。

傍晚時分,豆腐銷售一空。回家吃過晚飯后,夫妻倆又把第二天做豆腐用的黃豆提前泡在水中,一天的忙碌才算結(jié)束。老一輩傳下來的豆腐制作技藝讓一家四口衣食無憂,夫妻倆對此心懷感激。“憑勞動掙錢,日子過得踏實?!壁w紅衛(wèi)笑著說。

堅守:一家三代的堅守

在丁灣村,趙漢清一家也在堅守傳承丁灣豆腐制作工藝?!鞍车菚r候做豆腐用的都是石磨,費時費力,一忙活就是半天,做好豆腐后就挑著擔子走街串巷賣?!?2歲的趙漢清說,他從小就看著父親起早貪黑做豆腐。后來,他也跟著父親學做豆腐。他和妻子一個人做豆腐,一個人賣豆腐,日子忙碌而溫馨?,F(xiàn)在他又把這門手藝傳給大兒子趙永剛。原本當保安的趙永剛辭去工作,和妻子接過了家中豆腐生意,一邊忙生意一邊照顧孩子。今年趙永剛還購買了新的設備?!斑@套設備是剛買的,花了萬把塊錢?!壁w永剛和父親一邊調(diào)試機器一邊告訴記者,家里有一套傳統(tǒng)的制作設備,但為了提高效率,今年添置了新設備,做起豆腐來更加省時省力。

  趙漢清一家的生活與豆腐密不可分?!岸扯垢贸?,很多人都認丁灣豆腐,還認丁灣人,只要是丁灣人賣的豆腐都很受歡迎。以前俺媳婦在集市上賣豆腐,比其他攤位的豆腐都賣得快。”趙漢清說,希望這門手藝能傳承下去,讓大家都吃上好吃又營養(yǎng)的丁灣豆腐。

傳承:丁灣人一直在努力著

如今,丁灣村人為避免豆腐傳統(tǒng)制作技藝失傳,也一直在努力著?!板⒑邮喽垢?017年獲批區(qū)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,“丁氏豆腐制作技藝”2018年獲批市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。

 

2018年底,村內(nèi)數(shù)名豆腐制作高手籌建了承裕德豆腐坊,利用現(xiàn)代設備,提高產(chǎn)量,拓寬市場。

每天凌晨4點,工人們在豆腐坊集結(jié),開始一天的工作。雖然生產(chǎn)過程是機械化,但步驟依然遵循舊制,并堅持使用澧河水。除石膏外,制作過程不放任何添加劑。一顆顆飽滿的黃豆經(jīng)過一連串操作很快變成一塊塊嫩白的豆腐,被送往超市、集市。

業(yè)務負責人容建華告訴記者,每天至少能產(chǎn)出2000斤豆腐,銷售狀況一直不錯?!拔覀円呀?jīng)與市區(qū)數(shù)十家超市建立了合作關系?!比萁ㄈA說。

  就在記者采訪時,還有幾位年齡較大的市民專程到廠里購買產(chǎn)品。在他們眼中,丁灣村做的豆腐最好吃。

豆腐的營養(yǎng)價值與市場價值相差懸殊,丁灣村內(nèi)做豆腐的家庭日漸減少。幾名村民卻逆流而上,以規(guī)模化發(fā)展之道,提升丁灣豆腐的市場影響力。“建坊只有1年多時間,還處于發(fā)展初期,利潤不是特別大,但前景一定是光明的?!比萁ㄈA說,“現(xiàn)在市場競爭很激烈,下一步計劃逐步擴大生產(chǎn)規(guī)模?!?/p>

相信在將來,丁灣豆腐會重現(xiàn)昔日輝煌,出現(xiàn)在更多家庭的餐桌上。

(河南手機報見習記者 王正星  通訊員 郭瑞 王培 楊旭)
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