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
戰(zhàn)國時代有個很出名的事件叫胡服騎射,因為這個重大改革,使趙國一躍成為軍事強國,趙武靈王也成為一代雄主。在這件事中,有一個人起了關鍵作用,就是趙武靈王的叔叔趙成,也是司馬遷《史記》中說的公子成。
趙武靈王即位的時候,趙國正處在國勢衰落時期,就連中山那樣的鄰界小國也經(jīng)常來侵擾。趙國地處北邊,經(jīng)常與北方游牧民族接觸,趙武靈王看到胡人在軍事服飾方面有一些特別的長處,穿窄袖短襖,生活起居和狩獵作戰(zhàn)都比較方便,作戰(zhàn)時用騎兵、弓箭,與中原的兵車、長矛相比,具有更大的靈活機動性。為了富國強兵,趙武靈王提出“著胡服”“習騎射”的主張,決心取胡人之長補中原之短。可是更改祖宗留下的寬大服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“胡服騎射”的命令還沒有下達,就遭到許多皇親國戚和大臣的強烈反對,其中一個重量級人物就是趙武靈王的叔叔公子成。
公子成不是一個小人物,在趙武靈王父親趙肅侯時代就權傾朝野,趙肅侯對外征戰(zhàn),公子成掌控內政,兄弟倆共掌朝政。 趙武靈王即位的時候很年幼,朝中大事只能依靠叔叔公子成。 趙武靈王如果不能說服公子成,“胡服騎射”就會成為空想。司馬遷在《史記·趙世家》中,用大量的篇幅記載了叔侄兩人的對話交鋒。
趙武靈王先是派人轉告公子成說:“寡人胡服,將以朝也,亦欲叔服之。”我要穿上胡服上朝,也希望叔父穿上它。然后講了叔父在這件事中的重要性,“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叔不服, 吾恐天下議之也。”如今我要改變服裝,叔父您要不穿,恐怕天下人要議論?!肮试改焦逯x,以成胡服之功?!蔽以秆稣淌甯傅闹伊x,來成就胡服的功效。 公子成和許多大臣的想法一樣,固守傳統(tǒng)和習俗,沒有給侄子這個面子,并給趙武靈王講了一番遵規(guī)守制的大道理,認為“胡服騎射”主張,是“變古之教,易古之道,逆人之心,而怫學者,離中國,故臣愿王圖之也”。變更古來的教化,改易古時的正道,違反眾人的心意,背棄學者之教,遠離中國風俗, 希望趙武靈王仔細考慮此事。趙武靈王沒有因此放棄,親自前往公子成家中,首先說明改革服飾并不違反傳統(tǒng):“夫服者,所以便用也;禮者,所以便事也。圣人觀鄉(xiāng)而順宜,因事而制禮,所以利其民而厚國也?!币路菫榱吮阌诖┯玫模Y是為了便于行事的,圣人觀察鄉(xiāng)俗而順俗制宜,根據(jù)實際情況制定禮儀,這是為了利民富國。然后闡述改革服飾的必要性,趙國東有黃河、薄洛津,和齊國、 中山國共有,可是沒有舟船設施。從常山直到代地、上黨,東邊是燕國、東胡的國境,西邊有樓煩、秦國、韓國的邊界, 如今沒有騎射的裝備。如果沒有舟船設施,住在河兩岸的百姓,將用什么守住黃河、薄洛之水呢?改變服裝,練習騎射,就是為了防守同燕、三胡、秦、韓相鄰的邊界。最后更是搬出先王簡主、襄主的遺志,“先王丑之,而怨未能報也。今騎射之備,近可以便上黨之形,而遠可以報中山之怨。而叔順中國之俗以逆簡、襄之意,惡變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,非寡人之所望地。”先王的仇還沒有報,如今有了騎射的裝備,近可以使上黨的地勢更為有利,遠可以報中山國之仇??墒鞘甯竻s順從中原的習俗,違背簡主、襄主的遺志,厭惡變服的名聲而忘掉了鄗城被困的恥辱,這不是我所希望的。
這一番話,振振有詞,柔中帶剛,有理有據(jù)有節(jié),與其說是請求,不如說是先禮后兵,最后通牒,公子成若不同意,就會被扣上違背先王遺愿的大帽子。公子成是個聰明人,雖然貴為趙武靈王的叔叔,但他清楚地知道,如果自己不能順從君主之命,結局是可想而知的,只好同意。并說:“臣愚,不達于王之義,敢道世俗之聞,臣之罪也。今王將繼簡、襄之意以順先王之志,臣敢不聽命乎!”我很愚蠢,沒能理解大王的深意, 竟敢亂說世俗的見解,這是我的罪過。如今大王要繼承簡主、襄主的遺志,順從先王的意愿,我怎敢不聽從王命呢?趙武靈王于是馬上賜給他胡服。第二天,公子成就穿上胡服上朝,王公貴族看到功高顯赫的公子成都穿胡服了,也就紛紛穿起了胡服,胡服騎射的改革就順利地推開了。
胡服騎射這件事,折射了改革的難度,折射了傳統(tǒng)的阻力,折射了智慧的力量,折射了趙武靈王的魄力?,F(xiàn)在我們正處于改革攻堅期,很多事情也是這樣,要改革固有的傳統(tǒng)和習慣是很不容易的,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和風險挑戰(zhàn)是很多的,認準的事就要堅定地干下去,不達目的誓不罷休,從這個故事中,我們可以得到很多啟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