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克的識人觀
用人先識人,真正認識一個人是很難的一件事情。近日讀 《史記·魏世家》,看到了一段戰(zhàn)國時期魏國重臣李克的“五視” 觀人法,很受啟發(fā)?! ?/p>
戰(zhàn)國時期,魏文侯要選相國,魏成、翟璜都是他的得力干將,選誰成了難題,魏文侯就去詢問李克,讓李克幫助選擇。李克先是推辭,在魏文侯的一再追問下,李克還是沒有直接說出具體人,而是向魏文侯提出了五條識人標準。“君不察故也。居視其所親,富視其所與,達視其所舉,窮視其所不為,貧視其所不取,五者足以定之矣,何待克哉!”李克回答說,這是您不注意考察的緣故。平時看他親近哪些人,富有時看他結(jié)交哪些人,顯貴時看他推舉哪些人,不得志時看他不做哪些事, 貧苦時看他不要哪些東西,有這五條就足能決定誰當宰相了,何需等我李克呢!魏文侯聽后恍然大悟,說:“先生就舍,寡人之相定矣?!毕壬丶野桑业脑紫嘁呀?jīng)決定了。后來魏文侯確定魏成擔任國相,這個選擇是魏文侯根據(jù)李克的“五視” 觀人法作出的選擇,也是李克預(yù)料之中的選擇。
李克的“五視”觀人法,有著非常深刻的內(nèi)涵,運用“五視” 觀人法可以了解一個人的品德、操守、志向、處事、為人?!?/p>
“居視其所親”,就是看一個人平時與哪些人交往,與哪些人親近,倘若其平時結(jié)交的都是些酒肉之徒或是阿諛逢迎之輩,那么根據(jù)“物以類聚,人以群分”的原則,就可判斷出此人多半也非善類。現(xiàn)階段也是這樣,有的身居高位,但結(jié)交的人“層次”卻不高,與有錢的商人勾肩搭背,與黑社會地痞拉扯不清,這些人出事是遲早的。
“富視其所與”,就是看一個人有了錢之后把錢用在什么地方,是沉淪于花天酒地,紙醉金迷,還是幫助貧困的人, 或者用于干大事業(yè)。目前社會上有錢人不少,但真正的富豪, 真正的大企業(yè)家一定是對社會有責任感的人,一定是不唯利是圖的人,一定是能夠扶危濟困的人,世界頭號富翁、美國的比爾·蓋茨捐贈自己的全部財產(chǎn)就是例子,那些有錢只顧自己享受的人終究成不了大氣候。
“達視其所舉”,就是看一個人官高爵顯之時,舉薦、重用些什么樣的人,倘若他重用的都是賢德之士,此人必然也很賢良。當?shù)澡弥何暮钸x擇魏成為相時很不服氣,就去質(zhì)問李克,李克說:“是以知魏成子之為相也。且子安得與魏成子 比乎?魏成子以食祿千鐘,什九在外,什一在內(nèi),是以東得卜子夏、田子方、段干木。此三人者,君皆師之。子之所進五人者,君皆臣之。子惡得與魏成子比也?”我之所以知道國君一定會任用魏成為相,是因為魏成雖然食祿千鐘,但他的財富有九成都花在為國家訪求賢人方面,所以從東方得到卜子夏、田子方、 段干木三個高人,這三個人,國君把他們當作老師,而你所推薦的五個人,國君都把他們當作臣下,所以你怎么能跟魏成相 比呢!李克一番話說得翟璜心服口服。
“窮視其所不為”,就是看一個人身處困境時,是不是能夠嚴格要求自己,謹慎言行,有所不為。
“貧視其所不取”,就是看一個人貧寒窮苦時,是否能夠堅持道德操守,不干非法之事,不取不義之財。人在順境中,恪守道德并不難,但在困厄中仍然能夠守身如玉,就顯得難能可貴了。人有錢時不偷不搶并不難,但身無分文時能夠獨善其 身就不容易了。能否做到“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,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(jié)”,這對任何人都是考驗,經(jīng)受考驗了,就能成大事, 經(jīng)不住考驗,只能是凡人一個,自古以來都是如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