閑話司馬光砸缸
提起司馬光,人們不一定能記起他的曠世巨著《資治通鑒》,但一定知道他小時候砸過一口缸。這就是流傳千年的“司馬光砸缸”的故事。
這個典故的記載來源于《宋史·司馬光傳》:“光生七歲,凜然如成人,聞講《左氏春秋》,愛之,退為家人講,即了其大旨。自是手不釋書,至不知饑渴寒暑。群兒戲于庭,一兒登甕,足跌沒水中,眾皆棄去,光持石擊甕破之,水迸,兒得活。其后京、洛間畫以為圖?!本褪钦f,司馬光7歲的時候,就像成年人一樣穩(wěn)重,聽到別人講述《左傳》后,非常喜歡,放學后就自己講給家里人聽,對講述人的理解非常透徹。從此后就很喜歡看書,甚至連饑渴寒暑都毫不在意。有一天,和一群兒童在庭院里玩耍,一個小孩爬大缸,失足掉進缸里積水中,大家都嚇跑了,司馬光卻拿起石頭把缸打碎,缸里的水流出來,小孩子得救了。后來京師(開封)、洛陽一帶把這件事繪成圖畫,廣為傳誦。
這是一個很勵志的故事,被編入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課本,教育孩子從小勤奮讀書,善動腦子,樂于助人。這個故事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兒童,它的正能量意義不容置疑,筆者今天想說的是與這個故事有關(guān)的幾個有趣話題。
司馬光在什么地方砸的缸?目前有三種說法。一是“光山說”。大家知道,司馬光是陜州夏縣(今山西夏縣)人,宋真宗天禧三年(1019年)出生。出生地是光州光山(今河南光山),當時他的父親司馬池擔任光山縣令,于是便給他取名“光”?!稉]塵前錄卷之四》記有司馬池“晚守浮光,得溫公,名光。承平時,光州學中有溫公祠堂存焉”。二是“洛陽說”。認為司馬光砸缸救人發(fā)生在宋仁宗天圣三年(1025年),也就是司馬光7歲的時候,當時司馬池任河南府留守司通判(知府副手),因河南府在洛陽,這時司馬光應該隨父在洛陽。三是“鳳臺說”。司馬光5歲時,司馬池奉命離開光山縣到安豐(今安徽壽縣西南)做官,把家搬到淮南西路壽州(今安徽鳳臺)。這三種說法,爭議的焦點主要是司馬光砸缸這一年司馬光居住在什么地方、是否與父司馬池在一起。司馬光的童年時期,司馬池曾任光山縣令、安豐酒稅、小溪縣令、河南府司錄參軍事及其通判留守司、群牧判官,這期間司馬光是否一直跟隨,史料上沒有記載。筆者認為,“洛陽說”“鳳臺說”只能是推測,“光山說”比較可信,因為司馬光出生在光山,司馬池當時頻繁調(diào)任,生活很不穩(wěn)定,幾乎一兩年換一個地方,不太可能一直把家眷帶在身邊。光山縣也為此做足了功課,在教育部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支持下,2010年申請將司馬光出生于光山的史實寫進中小學語文教材。認定光山是司馬光的出生地,也是司馬光兒時成長的地方。教材注釋由原來的老版語文教材“司馬光(1019-1086)字君實,陜西夏縣(現(xiàn)在山西夏縣)人,北宋政治家,史學家”修改為“司馬光(1019-1086)字君實,陜西夏縣(現(xiàn)在山西夏縣)人,生于光州光山(今河南光山),北宋政治家,史學家”。從此“司馬光砸缸”這個中國盡人皆知的歷史典故正式落地河南光山,成為光山縣最響亮的宣傳名片。
司馬光砸的是“缸”還是“甕”?缸和甕,其實就是一個器物的兩種變體,一個口大,一個口小。缸一般都是粗瓷,堅硬且壁厚,甚至不乏有石質(zhì)、銅鐵鑄造的大缸,因為它承擔著滅火救命的功能,必須堅固耐用。但甕則不同,它在后世甚至一直保持著陶器的本色,即便是瓷器,屬易碎品。有個成語叫“甕牖繩樞”,就是拿破損的甕做窗戶,形容家里窮。如果小孩兒掉進缸里,伸手抓住缸的邊緣并不難,至少可以探出頭,不會被淹死;而掉進了甕里,則難以出頭。如果是缸,以小司馬光的力量,很難在短時間內(nèi)將其擊破;如果是甕,以石擊卵,一擊就碎,甕中的小孩兒很快就可以得救。著名收藏專家馬未都先生也認為司馬光砸的不可能是缸。其實這個問題《宋史》記載得很清楚,司馬光砸的就是“甕”,而不是“缸”,之所以引來爭論就是后人把這個典故演繹成了“司馬光砸缸”。這很有可能是文人為了追求文章標題的雅才改的,由此引發(fā)了后世的爭論。
被司馬光救出的孩子姓名并沒有出現(xiàn)在正史中,根據(jù)光山縣上官家族的族譜記載,當年被救的孩子名叫上官尚光,是司馬光的兒時伙伴,也是一個大戶人家的孩子。事后,上官家族專程前往司馬家感謝司馬光,并將孩子名字改為“尚光”。上官尚光長大后沒有做官,而是成了一名富商,移居到城西的龍堤南坡,專門建了一座“感恩亭”,以報答司馬光的救命之恩,還把這件事記到族譜里。后人為了紀念此舉,把這個坡改稱上官崗或尚光崗。《宋史》于1343年開始編撰,司馬光砸缸事件發(fā)生于1026年,前后相差了300多年,在中國古代,商人的名字是很難寫進史書的,上官尚光只能用“一兒”代替。所以,人們提起“司馬光砸缸”這個典故也就很難想起上官尚光這個小人物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