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秀的薄葬
劉秀是東漢開國皇帝,定都洛陽,死后也葬在洛陽,陵墓在我的老家孟津縣的鐵謝村。在我的老家,漢光武帝陵這個名字并不響亮,而響亮得人人都知道的名字是“劉秀墳”,在我很小的時候,老人們就經(jīng)常給我講“劉秀墳”的故事。大家知道,墳是一般人墓地的稱謂,帝王陵墓稱為墳,在歷代帝王中應(yīng)該沒有第二個,這個俗稱應(yīng)該與劉秀的薄葬有關(guān)。
大家知道,自戰(zhàn)國、秦漢以來,厚葬之風(fēng)盛行,以致造成一般平民百姓為行厚葬之禮,搞得傾家蕩產(chǎn),成為當(dāng)時比較嚴(yán)重的社會問題。思想家王符在《潛夫論·浮侈篇》中寫道:“今京師貴戚,郡縣豪家,生不極養(yǎng),死乃崇喪,或至金鏤、玉匣、檽梓、梗、楠。多埋珍寶、偶人、車馬,起造大冢,廣種松柏,廬舍祠堂,務(wù)崇華侈?!边@些都是漢代厚葬之風(fēng)的一種證明。史書記載,漢武帝茂陵多藏金錢財物,有鳥、獸、魚、鱉、牛、馬、虎、豹七禽,凡百九十物,相傳墓中還有外國贈送的玉箱、玉杖以及他生前閱讀的雜經(jīng)30余卷。河北滿城漢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竇綰的墓中,出土了4200多件隨葬品。在帝王厚葬之風(fēng)影響下,一般達(dá)官顯貴也互相仿效,相沿成習(xí)。長沙馬王堆漢墓一號墓的墓主是一個封邑僅700戶的列侯夫人,隨葬品也數(shù)以千計。
劉秀一生勤勉清廉,人品高潔,是歷史上少有的圣明君主。無論是在政務(wù)方面還是生活方面,劉秀總是處處以身作則,率先垂范,不僅為政清廉,而且在生活享用上,更是節(jié)儉有加。為此,他一方面大力提倡移風(fēng)易俗,下詔推行薄葬,一方面身體力行,作出表率。據(jù)《后漢書》記載,建武七年(公元31年)正月,他下達(dá)詔令要求,世俗不應(yīng)“以厚葬為德,薄葬為鄙”“至于富者奢僭,貧者單財”,雖然“法令不能禁,禮義不能讓”,然而應(yīng)當(dāng)“侖卒乃知其咎”,就是說,要及時加以社會譴責(zé),并號令忠臣、孝子、慈兄、悌弟要認(rèn)識并實行“薄葬送終之義”。建武二十六年(公元50年),劉秀開始為自己準(zhǔn)備后事,籌備建造“壽陵”。負(fù)責(zé)施工的朝廷大員竇融為了表忠心,“上言園陵廣袤,無慮所用”,打算把壽陵建造得規(guī)模宏大,富麗堂皇,但劉秀按照薄葬的要求詔令一切從簡。劉秀則回答說,“所制地不過二三頃,無為山陵,陂池裁令流水而已”,陵內(nèi)只置放“陶人瓦器,木車茅馬”即可。明確用地不超二三頃,不隆土為陵,只要能讓雨水排出就行了,不要用金、銀、銅、錫等貴重物品豪華陪葬。中元二年(公元57年),劉秀病逝,并留下遺詔,仍念念不忘“務(wù)從約簡”。遺詔說:“朕無益百姓。皆如孝文皇帝制度,務(wù)從簡約。刺史、二千石長吏皆無離成廊、無譴吏及因郵奏?!币蟾髦菘ご淌贰⒍L官,都無需進(jìn)京奔喪,也不必派員或通過驛站致哀。
從以上記載來看,劉秀的原陵在營造之初并不大,沒有豪華的陪葬,也無任何奢華的建筑,可能只是一個比一般老百姓稍大一點的墳堆而已,這也許就是老家人們口中劉秀墳的由來。因為陪葬品多是些瓦罐之類的器物,據(jù)說劉秀墓從未被盜過。至于后來,劉秀的兒子漢明帝終究逃不出傳統(tǒng)和后代的孝順,在原陵上大興土木,將原陵建造得奢華無比,這明顯違背了劉秀的意愿,陵園中郁郁蔥蔥的柏樹,據(jù)考證不是東漢年代的,是隋唐時期栽植的。
關(guān)于劉秀陵墓沒有選在邙山,而選在黃河邊,我的家鄉(xiāng)還流傳著一個有趣的傳說。說劉秀的兒子從不聽話,命他向東他偏往西,叫他打狗他卻攆雞。劉秀生前早就看好了北邙是塊風(fēng)水寶地,臨死前,尋思著兒子一輩子都不聽爹的話,可千萬不要等我死了不葬我到北邙,而把我扔到黃河里。就把兒子叫過來,來了個正話反說,我死后,你要是孝順,就不要把我埋在邙山上,你要讓黃河向北滾三滾,把我埋到河心里。兒子卻想,自己一輩子不聽爹的話,爹死了,一定要遵照爹的遺囑辦。結(jié)果,劉秀死后,兒子就征集天下能工巧匠,打造龍舟靈樞。入殮后,便把靈樞拋入滾滾黃河之中。說來也怪,此時河水突然咆哮著向北滾去,靈柩落處瞬間成為一片平地,并有個陵丘拔地而起。雖然這樣的故事聽起來很荒唐,但至今也沒有聽到過“劉秀墳”之所以不在邙山上而在黃河邊可信的解釋。(清風(fēng))